趙堡體系太極拳的特色,就是「循序漸進」,一層功夫一層架,讓學習的人可以一步步檢視自己的進度,譬如:忽雷太極的11層功夫,或是所謂五層功夫。
今次介紹的七層功夫十三勢就是趙堡門內的一種說法,雖在幾十年前,作者以紕漏說明,近年亦有專論討論,但會的人實著鳳毛麟角,據本會黃總教練於大陸學習時,向張隨勝大師求證,忽雷太極的11層功夫與十三式式可互相呼應的。
七層功夫十三勢,出自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該書亦提出本門重中之重的陰陽之母-背絲扣,亦提出所謂三直、四順與不撇不停…等趙堡太極拳練習時的要點,其中原書序說明,此說為一系列的第一本,該系列共有七本,至於究竟是於民國初年因戰亂流失還是尚未成書,就不得而知了。
七層功夫十三勢分別為:
一、一圓即太極,
二、上下分兩儀,
三、進退呈四象,
四、開合是乾坤,
五、出入綜坎離,
六、領落錯震巽,
七、迎抵推艮兌。
而與現在較常說的十三勢的差異(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據《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作者:王海洲、嚴翰秀。出版社:大展)說明的,七層功夫十三勢為先天為體,掤、捋、擠、按…等為後天為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該書,內容還蠻有趣的。
以下的文章都節錄至網路,算是我看過幾篇分析中滿有趣的一篇,還請同好們參考指教:
一、圓,一圓即太極:此層從背絲、纏絲分出陰陽,其練是纏法,其用是捆法。
此圓者,從體立論,即自己的法身道體,即太和一氣之圓滿的體象。就是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中所描述的內容,其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道體無形無象,但確是妙有。後人將此稱為“太極”之體。而關於此法身道之體的論說,歷來聖賢皆有描述,將我根據拳法精義而整理 總結的說法,分別錄之於下。
就此法身道體之功能,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法悟後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摘自《傳統內功源流論》
這個法身道體能生萬法之用,何能十三個字就概括的了的。但是,運用此十三個字是可以概括的論說了。當然,這也是運用融化法融化的說法。
如以境界說:
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一絲雜氣攙入其中。言之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合天道。與聖人並立,與太虛同體。
如以道體直接說:
放之則彌六合,其大無外,無所不容;卷之退藏於密,其小無內,無所其入;卷放得其時中,絲毫無差,無不切機。
太極的法身道體之說法的來源:
源于《易經》的“健順和之至也,太和一氣”。道也,天地人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極。
背絲者,8字運行的勁勢方法之法式;纏絲者,內氣、外形雙曲螺旋的勁勢動變方法之法式。故曰:其練是纏法。就是順逆纏絲法,亦名:陰陽逆從、勁形反蓄法。
其用是捆法,因有內氣、外形順隨而用的“內吃外靠、外吃內靠”的兩種技法功夫,可造成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拳勢,雖不打敵而敵莫敢亂動,足 下如站在圓石上一般,不動都欲跌倒。故將此“內吃外靠、外吃內靠”的兩種技法功夫名之曰“捆法”。此乃“中氣”功夫。前賢有論,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至於中氣,能令敵人進不敢進、退不敢退,渾身無力,及其危難。足下如在圓石上站著不敢亂動,幾乎足不動即欲跌倒。此時雖不打敵,敵自心服。 《陳譜•中氣與浩然之氣血氣辨》
二、上下分兩儀:此層陽升陰降,陽輕陰重,其練是波瀾法,其用是就法。
此上下者,上天下地之兩儀也。自身的內氣為自己的天,自身的外形為自己的地。
內氣者,健之體,外形者順之體。此正《太極拳經》中所說的“健順參半、引進精詳”之句的精義。
此乃天地定位的體現。內氣、外形的性質,又是乾坤定位法的結果,即乾健坤順法說。
這就有了內氣、外形,柔外剛中的匹配如一的法式,即健順德之體立;就其所用,柔化剛發,以柔用剛,陰陽迭神其用。
而上下、進退、開合、出入、領落、迎抵,皆是出現在兩儀法式中的矛盾統一運用的技法問題,即內氣、外形對立統一於一體之中的問題。此乃“不知兩何能知一”的傳統拳術體、用之概念,即“二一一二”之練、體、用的宗旨。
而此乃專以內氣、外形之“氣升形降、氣降形升”的升降法式立論而概括之。“氣升形降、氣降形升”的升降法式周而復始的運作,以內氣論,猶如水之波 瀾,就是心意六合拳的波浪勁、翻浪勁之法式,
故曰:其練是波瀾法。因其可以“隨屈就伸、隨伸就屈;隨起就落、隨落就起”,本是順隨之起落法式。不言順隨二 字,只以“就”字言之,其實就是順隨之法式的論述。而上下、進退、開合、出入、領落、迎抵等諸法式,皆可以是“就”法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