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就是簡單又粗暴-選擇太極拳

一般來說,學任何東西很多時候人都會深思熟慮,尤其是在出社會後,
2021年10月後,是小弟學習進入太極拳整20年,學習忽雷太極拳整17年,
現在回頭看,想想很多時候學生時代學東西真的都只是因為浪漫….

出了社會願意接觸太極拳的同好,一般來說會有幾個常見的理由:

  1. 養生 (生理與心理上的調整,包含:增強身體素質、調養心性或是復健…等等)。
  2. 重拾興趣 (學生時代學過,但後來中斷了)。
  3. 增進武術實力 (仍在學習中想要更上層樓,或是要增加實戰能力)。

就比例上來說,應該會是(單純個人觀察,無科學依據):

  1. 養生 80%
  2. 興趣 15%
  3. 增進武術實力 5%

認真說起來,這應該算是社會進步後,人人追求生活品質的紅利,
身為一個太極拳愛好者,無論是任何理由,能讓越多人認識太極拳,是越開心的,
即便在這段時間太極拳在社會觀感上不是這麼的好,並且類似的運動或是說更現代化的運動(如瑜珈),
仍願意選擇太極拳作為興趣或是調整身心的途徑,總是讓人感到欣慰,

現在台灣能學習到的太極也多樣化,較常見大概整理如下(註1)

一、陳氏太極拳
特色:
陳氏太極拳的演練風格與特點是:纏繞摺疊,鬆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如濤濤江河奔騰不息,氣勢恢弘,又似游龍戲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於「自纏」。身纏、手纏、足纏、臂纏、腿纏,周身纏。故有陳氏太極拳乃「纏」法也之說。

二、趙堡系統太極拳
1. 忽雷太極拳
特色:
忽雷架在套略的結構上是經過李景延先生精心改造而成的,它自始至終每一動作、每一招勢都運用肢體走立體圓圈或弧形纏轉,使「陰陽」、「虛實」、「開合」、「起落」、「進退、「左右」、「上下」、「裡外」、「圓方」、「輕沈」、「剛柔」、「快慢」、「捲放」、「摺疊」、「轉關」, 等動作形成公轉和自轉。結合內勁以不同的方式,勁別蓄發,成為圈中套圈的以簡禦繁設計,構成它的基本原則。不僅在運動形式上是獨特的,在內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2. 和式太極拳
特色:
此拳術要求全身要求配合一致,手腳齊 到,上下相隨。身形大開大合,以圓、圈貫穿每一招式,並由腰來帶動圈的走勢。和兆元的長孫和慶喜及其傳人稱為和氏架。走架以輕靈圓活,柔中求剛的準則促進周身協調,步活身敏,柔順自然。以陰陽變化之法,使身體不同部位運動時產生的分、合等勁力,形成千變萬化的技術、技法。

三、楊氏太極拳系統
1. 鄭子太極拳
源流:
鄭曼青27歲在上海向太極拳大師楊澄甫學習楊家老架太極拳,任職湖南省政府咨議兼國術館館長期間,推動國術為該省全民運動,並規定每兩個月調派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40人,傳授太極拳課程。但因學習時間較短,為便於傳授學習,乃刪減老架式中的重覆招式,精簡為37式,名為:「鄭子簡易太極拳」。

2. 楊氏老架式太極拳 (註2)
源流:
太極武藝宗師王子和教授宿慧先植,早年追隨楊澄甫幼徒呂殿臣先師學藝,朝夕請益,深得太極武藝精髓;其後苦心修習,涵泳其間者五十餘年,於是更能窮其大備。王教授博學多聞,其國學深厚,記憶力甚強,雅號「太極膽」。太極武藝在烽火之後到了台灣,終於有了休養生息之空間。王教授此時匯貫古今,集正宗太極武藝大成,在天時、地利、人和諸般條件的會聚下,終於開創出屬於現代的規模。王教授學養深厚,做事嚴謹,不但一生作育英才,而且致力於教材教法的考訂論釋,字斟句酌,遂使太極武藝的面貌再次全面清楚而嚴密的展示出來。

3. 楊家秘傳太極拳(註3)
源流:
楊家秘傳太極拳係由張欽霖大師傳承太極名家楊露禪之子楊健侯所傳之秘式絕學,王延年 老師為張欽霖之嫡傳弟子, 也是此門絕學往下薪傳之舵手,門下弟子亦遍佈國內外各地。

4.熊氏太極拳
源流:
由熊養和宗師所傳之楊氏太極拳,現通稱為熊氏太極拳;其所傳之內外家武術,現通稱為熊門武術。熊氏太極拳融合了唐殿卿之武術(人稱神手)、甘鳳池之江南派太極拳(人稱江南大俠)、胡虎古式太極拳以及楊健侯之楊氏太極拳的精髓,它承襲了傳統功架及練法,動作柔美,具養生與防身之實用功效。

諸如武氏、吳氏與孫氏…等等,更甚如楊氏之其他分隻,多樣的的選擇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可以個人喜好與需求進行選擇,無論是雖說武藝這件事,貴精不貴多,專於一種之後再接觸其他種類太極拳,也並無不可,所謂觸類旁通,或是截長補短未有不可。

至於我個人接觸太極拳只因為金庸大師把張三豐 老祖師寫太帥了,

有時浪漫就是如此簡單又粗暴~

註1:相關內容皆來源於維基百科。
註2:來源:https://web.ntnu.edu.tw/~t08001/yang001.html
註3:來源http://tymta.blogspot.com/search/label/%E5%8D%94%E6%9C%83%E6%B2%BF%E9%9D%A9